接口被恶意刷爆?这三招护你安全

兄弟们,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接口就像是各个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承载着数据的传输和交互。然而,总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试图通过恶意刷爆接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获取非法利益、搞垮竞争对手的系统等。

你的系统就像一家热闹的商店,正常的顾客有序地进出,购买商品。但突然来了一群 “恶意顾客”,他们疯狂地涌入商店,不停地抢购、咨询,导致真正的顾客无法正常购物,商店的秩序被彻底打乱。这就是接口被恶意刷爆的可怕场景。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接口的安全,让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呢?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三招实用的防护方法。

第一招:限流 —— 给接口加上 “安全阀”

限流的基本概念

限流,简单来说就是限制接口的访问流量,就像在水管上安装一个阀门,控制水的流量,防止水流过大导致管道破裂。在接口防护中,限流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请求过多地占用系统资源,保证系统能够处理正常的请求。

常见的限流算法

令牌桶算法

令牌桶算法可以看作是一个存放令牌的桶,系统以恒定的速率向桶中添加令牌,每个令牌代表一个可以处理的请求。当有请求到达时,需要从桶中获取一个令牌,如果桶中有令牌,就处理该请求;如果桶中没有令牌,就拒绝或者等待。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以每秒 10 个的速率向令牌桶中添加令牌,令牌桶的容量为 100 个。那么,即使瞬间有 200 个请求到达,也只能处理前 100 个请求,剩下的 100 个请求需要等待令牌的生成。

漏桶算法

漏桶算法则像是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桶,请求就像水一样流入桶中,然后以恒定的速率从桶中流出(被处理)。如果桶中的水满了,后续的请求就会被拒绝。漏桶算法可以很好地控制请求的处理速率,避免突发的大量请求对系统造成冲击。

在 Java 中实现限流

在 Java 中,有很多优秀的框架和工具可以实现限流,比如 Guava 中的 RateLimiter 和 Spring Cloud 中的 Sentinel。

使用 Guava 的 RateLimiter

Guava 是 Google 提供的一个优秀的 Java 工具库,其中的 RateLimiter 实现了令牌桶算法,使用起来非常简单。

首先,需要在项目中添加 Guava 的依赖:

复制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 <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 <version>31.1-jre</version> </dependency>1.2.3.4.5.

然后,在代码中使用 RateLimiter:

复制
import com.google.common.util.concurrent.RateLimiter; public class RateLimiterDemo { private static final 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RateLimiter.create(10); // 每秒允许处理 10 个请求 public static void processRequest() { if (rateLimiter.tryAcquire()) { // 尝试获取令牌 // 处理请求 System.out.println("请求处理成功"); } else { // 拒绝请求 System.out.println("请求被限流,处理失败");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20; i++) { new Thread(() -> processRequest()).start();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在上面的代码中,RateLimiter.create (10) 创建了一个每秒生成 10 个令牌的 RateLimiter。tryAcquire () 方法会尝试获取一个令牌,如果获取成功,就处理请求;如果获取失败,就拒绝请求。

使用 Spring Cloud Sentinel

Sentinel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一款面向分布式服务架构的流量控制组件,具有丰富的功能和强大的扩展性。

首先,需要在 Spring Boot 项目中添加 Sentinel 的依赖:

复制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sentinel</artifactId> </dependency>1.2.3.4.

然后,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中配置 Sentinel:

复制
spring.cloud.sentinel.transport.dashboard=localhost:80801.

接下来,在代码中使用 Sentinel 的注解来进行限流:

复制
import com.alibaba.csp.sentinel.annotation.SentinelRe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entinelController { @SentinelResource(value = "hello", blockHandler = "blockHandler") @Ge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return "Hello, World!"; } public String blockHandler(Exception e) { return "请求被限流,请稍后再试"; } }1.2.3.4.5.6.7.8.9.10.11.12.13.14.

在上面的代码中,@SentinelResource 注解用于指定资源名称和限流处理方法。当请求到达 /hello 接口时,Sentinel 会根据配置的限流规则进行处理,如果请求被限流,就会调用 blockHandler 方法返回限流提示。

第二招:熔断与降级 —— 让系统学会 “自我保护”

熔断与降级的概念

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服务之间相互依赖,如果某个服务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调用它的服务也出现故障,甚至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熔断和降级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产生的机制。

熔断:就像电路中的保险丝,当某个服务的调用失败率超过一定阈值时,就会触发熔断,暂时停止对该服务的调用,防止故障扩散。比如,当调用一个第三方接口的失败率达到 50% 时,就熔断该接口,不再调用它,避免大量的失败请求占用系统资源。降级:当系统资源不足或者某个服务不可用时,主动降低服务的质量,比如返回一个简单的错误信息或者缓存数据,而不是正常的业务数据,以保证系统的核心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比如,在电商系统中,当商品详情服务不可用时,可以降级返回商品的基本信息,而不是详细的规格、评论等信息。

常见的熔断与降级框架

Hystrix

Hystrix 是 Netflix 开源的一款熔断与降级框架,曾经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虽然现在 Hystrix 已经停止维护,但它的思想和原理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Hystrix 通过命令模式将对服务的调用包装起来,每个命令都有自己的线程池或者信号量,当调用超时或者失败率过高时,就会触发熔断。同时,Hystrix 还支持降级处理,当调用失败时,可以返回一个 fallback 结果。

Sentinel

前面提到的 Sentinel 不仅支持限流,还支持熔断与降级功能。Sentinel 可以根据响应时间、异常比例、异常数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触发熔断,并且可以灵活地配置熔断策略和降级处理逻辑。

在 Java 中实现熔断与降级

以 Sentinel 为例,继续上面的示例,我们可以配置熔断规则和降级规则。

首先,在 Sentinel 的控制台(需要先启动 Sentinel 控制台)中配置熔断规则,比如设置当接口的异常比例超过 50% 时,熔断 10 秒。

然后,在代码中,当接口调用出现异常时,Sentinel 会触发熔断,后续的请求会直接被降级处理,调用我们定义的 fallback 方法。

第三招:认证与授权 —— 把好接口的 “入口关”

认证的基本概念

认证就是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访问接口的用户是合法的。就像进入一个秘密基地需要出示通行证一样,只有持有有效通行证的人才能进入。常见的认证方式有 Token 认证、OAuth 2.0 认证等。

Token 认证

Token 认证是一种常用的认证方式,其流程如下:

用户登录时,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和密码。服务器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后,生成一个 Token,并将 Token 返回给用户。用户后续访问接口时,需要在请求头中携带该 Token。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验证 Token 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处理请求;否则,拒绝请求。

在 Java 中,可以使用 JWT(JSON Web Token)来生成和验证 Token。JWT 是一种开放标准,它定义了一种紧凑、自包含的方式,用于在网络通信中安全地传输信息。

生成 JWT Token 的代码示例:

复制
import io.jsonwebtoken.Jwts; import io.jsonwebtoken.SignatureAlgorithm; import java.util.Date; public class JwtUtils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ECRET_KEY = "mySecretKey1234567890"; public static String generateToken(String username) { Date now = new Date(); Date expirationDate = new Date(now.getTime() + 86400000); // 有效期 24 小时 return Jwts.builder() .setSubject(username) .setIssuedAt(now) .setExpiration(expirationDate) .signWith(SignatureAlgorithm.HS512, SECRET_KEY) .compact(); } public static String validateToken(String token) { try { return Jwts.parser() .setSigningKey(SECRET_KEY) .parseClaimsJws(token) .getBody() .getSubject(); } catch (Exception e) { return null;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在接口的控制器中,我们可以添加一个拦截器,用于验证请求头中的 Token:

复制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HandlerIntercepto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public class Jwt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 String token = request.getHeader("Authorization"); if (token == null || !JwtUtils.validateToken(token)) { response.setStatus(HttpServletResponse.SC_UNAUTHORIZED);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1.2.3.4.5.6.7.8.9.10.11.12.13.14.

然后,在 Spring Boot 的配置类中注册该拦截器:

复制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HandlerIntercepto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InterceptorRegist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WebMvcConfigur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Web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 @Bean public HandlerInterceptor jwtInterceptor() { return new Jwt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Interceptor(jwtInterceptor()) .addPathPatterns("/api/**"); // 对所有以 /api 开头的接口进行拦截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授权的基本概念

授权是在认证的基础上,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某个接口或者操作某个资源。比如,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自己的订单信息,而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用户的订单信息。常见的授权方式有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等。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RBAC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授权方式,它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拥有一定的权限,用户通过角色来获取权限。比如,系统中有普通用户、管理员两种角色,普通用户拥有查看订单的权限,管理员拥有查看订单、修改订单、删除订单等权限。

在 Java 中,可以通过在接口上添加注解来实现基于角色的授权。比如,使用 Spring Security 框架,通过 @PreAuthorize 注解来指定用户需要拥有的角色才能访问接口:

复制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ecurity.access.prepost.PreAuthoriz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Ge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OrderController { @PreAuthorize("hasRole(ROLE_USER)") @GetMapping("/orders") public String getOrders() { return "订单列表"; } @PreAuthorize("hasRole(ROLE_ADMIN)") @GetMapping("/orders/admin") public String getAdminOrders() { return "管理员订单列表";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其他辅助措施

除了认证和授权,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措施来保护接口的安全,比如:

参数校验:对接口的输入参数进行严格校验,防止恶意用户通过传递非法参数来攻击系统。比如,检查参数的类型、长度、格式等是否符合要求。黑名单机制:记录频繁发起恶意请求的 IP 地址或用户账号,将其加入黑名单,拒绝其后续的请求。日志监控:对接口的访问日志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的访问行为,比如突然出现的大量请求、频繁的失败请求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结

接口安全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恶意刷爆接口的攻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本文介绍的限流、熔断与降级、认证与授权这三招,就像三道坚固的防线,能够有效地保护接口的安全,让系统在面对恶意攻击时能够稳定运行。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地组合和使用这些方法,并且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防护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为我们的系统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接口环境。

THE END
本站服务器由亿华云赞助提供-企业级高防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