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 机制原理详解(图文精选)
本期给大家分享MSTP工作原理。
一、MSTP相关概念
1. MSTP端口类型MSTP在RSTP的基础上新增了2种端口:Master端口和域边缘端口。
MSTP端口类型
描述
Root Port
根端口。离根交换机“最近”的端口,收敛后处于forwarding状态。
Designated Port
指定端口。该端口发送的BPDU优于接收的BPDU,收敛后处于forwarding状态。
Alternate Port
替代端口,该端口发送的BPDU比从对端交换机接收的BPDU更差,收敛后处于discarding状态,根端口的备份,根端口失效,该端口立刻变为根端口
Backup Port
备份端口,该端口发送的BPDU比从本交换机其他端口发送的BPDU更差,收敛后处于discarding状态,指定端口的备份,指定端口失效,该端口立刻变为指定端口。
Disabled
端口失效
Master端口
域边缘端口是指位于MST域的边缘并连接其它MST域或SST的端口。
域边缘端口
如果指定端口位于整个域的边缘,不再与任何交换设备连接,这种端口叫做边缘端口。
说明:
除边缘端口外,其他端口角色都参与MSTP的计算过程。同一端口在不同的生成树实例中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2. MSTP端口状态MSTP定义的端口状态与RSTP协议中定义相同:
STP端口状态
MSTP端口状态
描述
Blocking
Discarding
不学习MAC地址
不转发用户流量
Listening
Learning
Learning
学习MAC地址
不转发用户流量
Forwarding
Forwarding
学习MAC地址
转发用户流量
MSTP端口状态和端口角色对应表:
二、MSTP报文格式
MSTP报文类型和STP、RSTP一样也有“配置BPDU”和“TCN BPDU”两种,功能实现基本一致,只不过相关字段上有区别。
1. MSTP的配置BPDUMSTP的配置BPDU叫做MST BPDU。无论是域内的MST BPDU还是域间的,前36个字节和RST BPDU相同。从第37个字节开始是MSTP专有字段。最后的MSTI配置信息字段由若干MSTI配置信息组连缀而成。
MST BPDU报文格式如下:
MST BPDU中主要信息说明如下表:
MSTP的TCN BPDU如下:
字段说明:
Protocol Identifier:协议号为0Protocol Version Identifier:协议版本号为3,表示为MSTPBPDU Type:类型字段均是固定值0x80,表示为TCN BPDU三、MSTP工作原理
MSTP相关工作原理机制如下:
(1) 具备RSTP的快速收敛机制,象RSTP一样快速收敛;
(2) 基于实例(Instance)进行生成树计算,并能把VLAN映射到实例中,从而实现基于VLAN的数据分流,具体实现如下:
一个交换机最多可以支持65个实例(编号0-64),一个MSTP的实例相当于一个RSTP生成树一个VLAN只能映射到一个实例中,一个或若干个VLAN可以映射到同一个实例中,实现基于VLAN的负载均衡不同的实例通过实例号区分,缺省所有vlan和实例0映射,实例0强制存在1. RSTP的不足以交换机为单位,只有“一棵树”,只能实现冗余,所有数据只能走单边,无法实现数据分流,无法充分利用链路带宽:
把用户VLAN和实例绑定,通过MSTP的多实例实现用户数据分流,充分利用链路带宽,满足用户业务分流的需求
VLAN10对应instance10裁剪的生成树topo如下:
VLAN20对应instance20裁剪的生成树topo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