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网络性能四大关键指标: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

1. 带宽(Bandwidth)

(1) 基本概念

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网络能够传输的数据量,它反映了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简单来说,就像是道路的宽度决定了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通过车辆的数量一样,网络带宽决定了能传输的数据量。通常用比特每秒(bps)来衡量,如常见的Mbps(兆比特每秒)、Gbps(吉比特每秒)。

(2) 计算方式

带宽的单位是比特/秒(bit/s),其中比特(bit)是信息量的基本单位,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即0或1。秒(s)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比特/秒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即数据传输速率;1Mbps=103 Kbps=106 bps。2. 延迟(Latency)

(1) 基本概念

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把它想象成包裹从一个地方寄到另一个地方所花的时间。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

(2) 组成部分

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备注:网络设备处理和排队时延之和又可以视为网络设备的“存储转发时延”。

(3) 简单计算

往返延迟(RTT):可以使用 Ping 命令来测试往返延迟。假设:

主机A发送数据包到主机B所经过的时间为t1;主机B应答数据包到主机A所经过的时间为t2;

一来一回往返延迟为t1+t2。例如,Ping 命令返回的时间是 50ms,那么往返延迟就是 50ms。

3.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

(1) 基本概念

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数量占总发送数据包数量的比例。数据包就像是在网络中传输的信件,丢包就好比信件丢失了。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 简单计算

假设发送了 N 个数据包,成功接收了 M 个数据包,那么丢包率 = [(N - M)÷ N]× 100%。例如:

发送了100个数据包只收到95个,丢包率 = [(100 - 95)÷ 100]× 100% = 5%。

4. 抖动(Jitter)

(1) 基本概念

抖动是指延迟的变化程度,也就是相邻数据包延迟时间的差值。它体现了网络延迟的稳定性。如果把延迟看作是汽车行驶的时间,抖动就是每次行驶时间的波动情况,单位是毫秒(ms)。

(2) 简单计算

假设连续发送了三个数据包,第一个数据包延迟为 t1(ms),第二个为 t2(ms),第三个为 t3(ms)。那么抖动可以通过计算相邻数据包延迟差值的绝对值来衡量,如:

第一个和第二个数据包之间的抖动为 |t2 - t1|(ms)第二个和第三个数据包之间的抖动为 |t3 - t2|(ms)

THE END
本站服务器由亿华云赞助提供-企业级高防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