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Ontology和Palantir的Ontology是近亲么?

周末有个挺懂技术的投资人跟我聊天,讨论到智用开物和Palantir的异同的时候说到Palantir的Ontology在决策辅助上的应用,然后想起来微软以前也开源过一套Azure Digital Twins架构,里面对实体的描述就是用的Ontology,那下一个问题就是,这俩Ontology是近亲么?

一句话先答:

微软的 Azure Digital Twins(ADT)Ontology 与 Palantir Ontology 在“数字孪生”这个大帽子下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商业路线——前者是“IoT-First 的开放建模语言 + 云原生 PaaS”,后者是“对象即 API、封闭一体化、面向实时运营”;二者没有血缘关系,也互不兼容,选型时几乎不存在“混合部署”的中间地带,只能“场景二选一”。

下面把“关系”拆成 4 张对照表,一眼就能看出来它们到底“像不像”。

1. 出身与定位

维度

微软 ADT Ontology

Palantir Ontology

产品形态

公有云 PaaS 服务(Azure 订阅即用)

黑盒商业平台(Foundry 模块,必须落地私有化或专属云)

商业模式

按孪生体-消息量计费,零 license 门槛

百万美金级 License + 实施费,项目制

目标用户

IoT/OT 工程师、建筑/工厂集成商

业务分析师、运营高管、数据科学家

生态策略

开源 DTDL 模型库,欢迎第三方扩写

完全封闭,仅 Palantir 与客户共创

2. 建模核心

维度

微软 ADT

Palantir

本体语言

DTDL(JSON-LD 子集,可转 RDF)

私有对象元模型(Java 类 + Groovy 函数)

关系定义

静态“关系边”,无行为

对象自带 CRUD 函数、事件、权限、工作流

实时绑定

靠 IoT Hub/Event Hub 单向灌数据

双向:SQL/REST/Kafka 都能读&写;对象=行级记录

拓扑规模

百万级孪生体已需分片

实测 10 亿级节点、毫秒查询(索引+内存)

3. 运行与体验

维度

微软 ADT

Palantir

查询语言

类 SQL 的“Twin Query”,仅支持只读

图遍历+SQL 混合,读写一体,函数可下沉到库

可视化

ADT Explorer 只能看图和属性

Object Explorer + Quiver + Workshop 可拖拽分析、可回写

事件响应

需外挂 Azure Function/Logic Apps

函数可直写回源系统,零代码“审批-执行”闭环

AI/LLM 结合

要自己调 Azure OpenAI API

AIP Logic 内置自然语言→Ontology Query,官方 10 秒演示

4. 典型场景

微软 ADT 更划算

Palantir Ontology 更划算

智慧楼宇能耗、会议室占用、电梯监控

航空换机决策、电网故障定位、半导体排产

城市级 IoT 传感网,需要开放标准对接第三方

跨 ERP/MES/SCM 的统一运营沙盘,需要秒级重排产

大学/科研机构做算法验证,预算有限

世界 500 强运营中枢,预算充足且需“对象即 API”

结论技术血缘:零交集;一个走“W3C 兼容、开放语言”路线,一个走“封闭对象-函数”路线。商业关系:竞对+互补——在客户 POV 里通常二选一;极少数巨型企业会“ADT 管设备层、Palantir 管业务层”,但中间要做一次昂贵的 ETL 对拷。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智用Agent Foundry和Palantir Foundry在企业级应用场景上有很类似的地方,不过我们还没有做到Palantir那么牛,我们对实体的理解相对较基础,刚刚跨过三元组,也就是山脚下,虽然通用,但其实只适合静态的应用和交换数据,而不是企业应用中更多的决策场景,需要的是把领域知识做数学化表达。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正好是一个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欢迎投递简历给我们,我们需要新鲜血液和不同的想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