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天轮排名看数据库市场格局变化

墨天轮,作为国内数据库第三方社区,长期关注国产数据库的流行度情况,并推出流行度排行榜。很多数据库从业者都是从这一排行榜中了解当前“热点”。随着国产数据库库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这一榜单呈现出诸多变化,这样变相体现了国产数据库市场格局的变化。本文,摘其一二,谈谈个人的一些观察。

1. 传统数据库,从追赶到领先

2.png

从国产数据库发展历史来看,以达梦、电科金仓、南大通用、神通为代表的老四家是国产数据库的先驱。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传统国产数据库厂商(达梦、电科金仓、南大通用、神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从技术跟随到市场引领的显著转变,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其中前面三家长期基于头部TOP10,神通则相对靠后位居30名开外。

达梦数据库作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常青树",自2019年起就保持着相对领先优势。其流行度数值稳定在600分以上高位区间,体现了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早期市场布局的优势。达梦凭借在政务、能源等关键行业的先发优势,建立了坚实的客户基础和产品口碑,这种稳定性源于其长期坚持自主研发路线和对信创市场的精准把握。

相比之下,电科金仓和南大通用则展现出更强的增长动能和韧性。虽然起步阶段流行度相对较低,但两家厂商通过积极的市场策略实现了快速追赶。金仓数据库凭借在党政军领域的深度耕耘,以及与国产软硬件平台的紧密适配,实现了影响力的快速提升。近两年在用户生态建设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南大通用则聚焦金融、电信等高端行业市场,通过打造多个标杆案例建立行业影响力,其流行度曲线呈现出稳健的上升态势。

这三家传统厂商的共同转变在于从早期"重技术、轻市场"的跟随策略,转变为技术研发与市场宣传双轮驱动的新模式。他们积极参与行业峰会、发布技术白皮书、开展生态合作,大大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市场认可度。特别是在信创政策推动下,三家厂商都成功跻身TOP10阵营,成为国产数据库市场的中坚力量。

2. 开源流行对比,此消彼长

1.png

作为国内作为流行的开源数据库,OceanBase与TiDB长期受到市场关注,也是墨天轮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头部的常客。但从排行榜来看,OceanBase与TiDB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发展轨迹,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关键的战略拐点。前期阶段(2019-2021年),TiDB凭借其开源策略和技术创新优势,早期流行度明显高于OceanBase。作为国内首个分布式NewSQL数据库,TiDB通过开源社区建设迅速积累了开发者认可,在互联网和企业市场获得了广泛关注。关键拐点(2022年左右),这一时期OceanBase实现了历史性反超,并逐渐拉开与TiDB的差距。这一拐点的本质源于两者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OceanBase采取了深耕核心行业+生态共建的深度策略,而TiDB则延续了开源社区+技术驱动的广度策略。

从两者变化差异来看,OceanBase自独立公司化运营后,重点聚焦金融级核心场景,通过与多家银行、证券机构的深度合作,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同时积极构建产业生态,通过OceanBase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学院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产学研闭环。TiDB则继续强化其开源社区建设和技术迭代,虽在开发者群体中保持影响力,但在关键行业突破方面稍显不足。OceanBase凭借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的深度渗透,建立了更高的行业壁垒和商业价值。TiDB则在互联网和中型企业市场保持活跃,但面临来自ClickHouse、StarRocks等新兴分析型数据库的竞争压力。

这一趋势分化表明,在中国数据库市场,深度行业解决方案相比纯技术优势具有更强的持续增长动力。OceanBase通过结合技术实力与行业深耕,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再到"必用"的跨越,而TiDB则需要思考如何将其技术优势转化为更坚实的商业壁垒。

3. 分布式之争,分层竞争格局

3.png

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分布式数据库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竞争格局,各主要产品凭借差异化策略占据了相应市场地位。

OceanBase作为市场领跑者,展现出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其流行度指数达到695.62,长期稳居榜首且保持上升趋势。这一表现源于其独特的商业化路径:早期深耕阿里内部场景,随后重点突破金融核心系统,通过支付宝等标杆案例建立口碑,再逐步向政务、运营商等行业扩展。OceanBase的成功证明了自研内核+金融级可靠性+开源生态三位一体策略的有效性。

GoldenDB则体现了厚积薄发的快速崛起,以563.26的指数迅速攀升至头部阵营。作为中兴通讯旗下产品,GoldenDB凭借在电信行业的深厚积累,率先突破银行核心系统替代,实现了从通信到金融的跨界成功。其发展路径凸显了行业Know-how+生态合作的价值,通过与传统行业巨头合作快速建立市场信任。

相比之下,TiDB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发展轨迹,当前指数为437.52。作为早期开源分布式数据库的倡导者,TiDB曾凭借技术先进性获得高度关注,但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挑战。其发展平稳但增速放缓,反映了纯技术驱动路线的局限性,也说明在中国企业市场,技术优势必须与行业深度结合才能持续增长。

TDSQL则以431.76的指数稳定在TOP10之列,展现了腾讯系产品特有的稳健风格。依托腾讯云生态和微信、QQ等内部场景打磨,TDSQL在金融、政务领域稳步扩张,虽然创新速度不如竞争对手,但云原生+生态协同的策略确保了其市场地位的稳定性。

这四款产品的不同发展轨迹揭示了中国分布式数据库市场的竞争逻辑:技术先进性只是入场券,真正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行业深度、生态建设和商业化能力的三重结合。未来市场将继续分化,形成头部产品通吃关键行业、细分产品专注利基市场的多层次格局。

4. 云数据库之争,轨迹不同

5.png

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云数据库市场已形成明显的分层竞争格局,三大云厂商的产品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战略定位。

阿里云PolarDB以529.04的流行度指数稳居领先地位,其发展轨迹呈现出"先扬后抑再稳"的特征。早期凭借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场景的充分验证(如双11购物节),PolarDB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口碑和市场信任。虽然中期经历了一定波动,但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和生态建设,重新巩固了领先优势。PolarDB的成功得益于云原生架构+生态协同的双重优势:一方面深度整合阿里云基础设施,提供极致的性能和弹性;另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合作伙伴网络,构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体系。

腾讯云TDSQL以431.76的指数紧随其后,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TDSQL的发展路径体现了腾讯特有的场景驱动+金融深耕策略:一方面依托微信、QQ等内部业务进行技术打磨;另一方面重点突破金融行业,特别是在银行核心系统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流行度曲线保持平稳上升,反映了在特定行业的深度渗透能力。

华为云GaussDB以424.79的指数位列第三,但展现出最强的追赶势头。GaussDB凭借华为在政企市场的深厚积累,采用硬件协同+全栈服务的差异化策略:通过与华为硬件产品的深度优化,提供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同时依托华为在全国的服务网络,为政企客户提供本地化支持。其快速上升的曲线反映了华为生态体系的强大助推力。

这三款产品的竞争格局揭示了中国云数据库市场的关键成功要素:技术实力需要与生态协同相结合,行业深耕比广泛覆盖更重要,全栈解决方案比单一产品更具竞争力。未来云数据库市场将继续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但竞争焦点将从单纯的技术指标转向行业深度、服务能力和生态完备性的综合比拼。

5. 菊厂产品变化,商业与开源

4.png

华为作为民族企业,在数据库领域长期秉持着开源与商业双轨策略,其产品也常年居于头部之类。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华为在数据库领域的开源与商业两条产品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两种模式在中国市场的现实差异。

GaussDB作为华为商业数据库的核心产品,长期稳居流行度排行榜头部行列,当前指数达424.79,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这一成功与华为深耕企业市场的战略密不可分:一方面依托华为云生态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重点突破金融、政务等关键行业,通过标杆案例建立市场信任。GaussDB的发展路径体现了华为技术实力+商业生态+行业深耕的综合优势,其稳定上升的曲线反映了企业级市场对华为品牌和技术服务的认可。

相比之下,开源产品openGauss则经历了先扬后抑的发展波折。早期凭借开源理念和技术先进性获得关注,流行度一度快速上升,但随后逐步下滑至260.83,跌出前十行列。这一轨迹深刻反映了开源模式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企业用户更看重全栈服务和技术支持而非单纯代码开放;开源社区建设需要长期投入但商业回报缓慢;在关键行业场景中,企业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有商业保障的产品。

两者的发展差异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数据库市场的特殊性质:技术采纳更倾向于商业解决方案而非纯粹开源产品。企业用户不仅需要产品功能,更需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安全保障和服务承诺。华为凭借在企业市场的深厚积累,通过GaussDB成功满足了这些需求,而openGauss则面临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认可的挑战。这种双轨发展实践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启示:在中国市场环境下,商业闭环与开源开放需要找到平衡点,纯粹的开源模式可能难以独立支撑产品发展,而将开源技术与商业服务相结合可能是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华为通过两条产品线的并行探索,为行业提供了两种模式对比的真实案例,也为其他厂商的战略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6. OLAP市场,从单极到多元

6.png

OLAP,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OLAP数据库市场经历了从单极主导到多元竞争的显著转变,呈现出独特的动态发展特征。

AnalyticDB作为早期领军者,在2019至2021年间凭借阿里云生态优势和技术先发优势,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其流行度峰值达到175.03,体现了在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认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AnalyticDB后期出现明显下滑,这一方面反映了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说明单一依赖云生态的模式面临挑战。

中期崛起的新势力包括StarRocks、SelectDB、Apache Doris等开源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在2022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StarRocks凭借其极速的查询性能和良好的生态兼容性,快速获得市场认可;Apache Doris则通过开源社区建设和企业级应用的双轮驱动,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SelectDB作为商业化产品,则在企业服务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

当前市场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混沌状态:没有绝对头部厂商,多家产品在相似区间竞争。这种多元竞争格局反映了OLAP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从传统的MPP架构到云原生数据仓库,从宽表模型到向量化计算,各家企业正在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寻找市场突破口。这种竞争态势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对数据分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和多样化特点。企业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通用解决方案,而是需要针对特定场景优化的专业产品。未来OLAP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注重性能与成本的平衡、生态兼容性以及行业特定优化。谁能更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数据挑战,谁就有可能在混沌中突围,成为新一代的市场领导者。

7. 时序数据,蓬勃发展新赛道

7.png

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传统数据库的有益补充。从墨天轮排行榜来看,时序数据库作为新兴细分赛道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三个代表厂商通过差异化发展路径共同推动市场繁荣。

TDengine作为赛道领跑者,以211.25的流行度指数遥遥领先,其发展轨迹堪称行业标杆。该产品凭借独创的时序数据存储引擎和超高性能表现,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近期发布的版本更是在AI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支持跨地域数据同步和智能数据分层,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领先优势。TDengine的成功证明了技术创新+开发者生态的双轮驱动模式在细分领域的有效性。

KaiwuDB则展现出开源策略的强大活力,以134.47的指数快速崛起。该产品在开源层面动作频频:不仅完整开放核心代码,还构建了活跃的开发者社区,通过定期技术沙龙、开发者大赛等形式持续扩大影响力。其开源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试用门槛,更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反馈循环,加速产品迭代优化。KaiwuDB的快速发展彰显了开源模式在建立技术信任和生态扩展方面的独特价值。

DolphinDB作为技术特色鲜明的参与者,虽然76.34的指数相对较低,但在金融量化交易等专业领域树立了独特优势。该产品近期在流数据处理和实时分析方面推出多项创新功能,特别是在高频交易场景中的极致性能表现获得专业用户认可。DolphinDB的发展路径体现了垂直深耕+技术专精策略的市场价值,证明即使在巨头环伺的赛道中,特色化产品仍能找到生存空间。

时序数据库市场的整体繁荣源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爆炸性增长。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工业互联网的推进、金融实时风控需求的提升,都为时序数据管理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三家厂商虽然采取不同策略,但都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推动整个赛道向前发展。未来时序数据库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技术门槛和应用深度的双重提升也将促使市场走向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生态建设能力和行业深耕经验的厂商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新兴赛道的最终赢家。

8. 后起之秀代表,崖山数据库

8.png

随着国产数据库发展深化,行业加速洗牌,大浪淘沙,一批厂商脱颖而出。近期在排行榜上,YashanDB(崖山数据库)就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袭。这款起步相对较晚的国产数据库产品,以307.31的流行度指数首次超越openGauss的260.83,成功跻身排行榜前十强,展现了其扎实而稳健的发展轨迹。

从发展路径来看,YashanDB呈现出典型的"后来居上"特征。相比早期凭借开源策略迅速获得关注的openGauss,YashanDB选择了更为稳健的商业化路径。其发展曲线显示出持续而稳定的上升态势,没有明显的爆发式增长,但每个阶段都保持着坚实的进步。这种"小步快跑、持续迭代"的策略,使得YashanD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积累起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口碑。

最近通过的国家认证检测(国测)成为YashanDB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认证不仅是对其产品技术能力和安全可靠性的官方认可,更标志着其长期战略开始获得市场回报。在信创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国测意味着YashanDB正式进入了关键行业采购的准入名单,为其后续市场拓展打开了重要通道。

YashanDB的成功逆袭反映了国产数据库市场的深层变化:单纯的技术理念或开源策略已不足以支撑长期发展,而需要将技术创新、产品稳定性、行业适配性和商业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其稳步上升的轨迹表明,在中国数据库市场,持续的产品迭代和扎实的客户服务比短暂的技术热点更具长期价值。展望未来,YashanDB能否保持这一上升势头,关键在于其能否在已经建立的基硐上继续深化行业应用,特别是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形成突破。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像YashanDB这样坚持长期主义、注重产品实质的数据库厂商,有望在中国数据库市场的重塑过程中获得更多机会。

阅读剩余
THE END